霓裳中序第一 · 咏镜

绣囊冷云软。古意何年读秦篆。余的的、水心清浅。伴罗荐春衫,珠珰玉串。凝愁不卷。似新蟾、楼侧初转。怪生就、影儿无几,终日向人满。
消遣。彩丝双绾。仗频磨、铅华吹暖。依然相对天远。况霜杵魂惊,淋铃路断。浓妆近来懒。只描得、长蛾一半。菱花里、自看妖冶,却胜薄情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霓裳中序第一·咏镜》是曹溶的作品。在明朝,曹溶以字鉴躬自号秋岳,他的文学成就颇为显著,不仅因其进士出身而受人尊敬,更因为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

《霓裳中序第一·咏镜》是一首充满古风的诗作。全诗共八句,语言典雅,意境深远。首句“绣囊冷云软”描写了一幅画面:绣着精美图案的袋子,内含冷气,仿佛云朵一般柔软。第二句“古意何年读秦篆”,则表达了一种对古代书法或篆刻艺术的追忆与赞叹,透露出一种对历史深厚的文化情感。第三句“余的的、水心清浅”,描绘了一幅清澈见底的水景图,给人以平静和宁和之感。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伴罗荐春衫,珠珰玉串”展现了自己身着华丽服饰,佩戴珍宝,彰显身份的高雅场景。尾联“似新蟾、楼侧初转”,则用新月初升的形象来比喻自己的心境,既含蓄又生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

曹溶在明末清初是一位有影响力的诗人和学者。尽管他在入清后的政治生涯中遭遇了诸多变故,但他的文化贡献并未因此减少,反而更加丰富了他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和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霓裳中序第一·咏镜》不仅是曹溶个人文学创作的重要成果之一,更是明代诗歌艺术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曹溶的文学才华,还可以领略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