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耸立层崖高,振衣晓听天鸡号。
扶桑曈昽鞭六鳌,陆离曼衍鱼龙鏖。
晴霞极目开神皋,山灵好事不惮劳。
亟拓画本催吟和,白云微吐群山坳。
乍如缕缕瓮茧缫,渐如幅幅绡裁鲛。
丽如词客曳锦袍,壮如卫士拥采旄。
云随山势万叠包,山荡云气千波涛。
楼阁隐隐鸾凤巢,帆樯出没烟林梢。
山邪云邪一气交,三十六峰俄溷淆。
天都端冕垂旒旓,相对但见青莲苞。
云中仙人鼓琅璈,手持天瓢斟玉醪。
醉我一石歌浪淘,海市诗仿坡公豪。
天穷人厄任所遭,狂来梦踏蓬山翱。
长风猛吹弱水舠,白衣苍狗纷尔曹。
万人海里供煎熬,玉堂天上心忉忉。
晓登文殊台观云海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登文殊台观云海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绝。这首诗创作于天宝三年(744年),当时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诗作描绘了清晨登上文殊台上观看云海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壮阔的胸怀。全诗气势豪放、飘逸,语言明快、流畅,音调悠扬、和谐。
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听松风寒山泉,忽逢佳人笑相盼。
我来宛溪水,去作庐山石。
别后欲寄情,游丝空冉冉。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诗歌创作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他善于将个人情感与壮丽的自然景观相结合,通过描写壮丽的山水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豪放、激昂的风格,以及他对自由、自然和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