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关

崤坂高无极,崎岖欲到天。
云中低岭树,水际俯村烟。
古戍余秦垒,残碑记汉年。
二陵风雨地,驱马意茫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崤关》是清代诗人崔述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崤关》的作者崔述,字武承,号东壁,是清直隶大名人,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嘉庆间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等县知县。他以辨伪、考信为学术特点,有《补上古考信录》、《唐虞考信录》、《三代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无闻集》等作品。

在对《崤关》进行介绍之前,先简单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信息。崔述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对历史文献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作为一位官员,他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古籍资料,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他的诗歌创作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文化素养,也反映了清代中晚期文人的思想风貌。

《崤关》的具体内容如下:

  1. 诗歌意象:诗中提到了“崤坂高无极”,形容崤山地势险要,高峻无比;“云中低岭树,水际俯村烟”描绘出一幅山峦叠嶂、烟雾缭绕的壮美景象。
  2. 情感体验: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旅途中艰难困苦的感受。
  3. 历史文化背景:《崤关》所提及的秦垒、汉年等历史遗迹,展现了崤关地区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崤关》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作,也是崔述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古代关隘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紧密融合在一起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介绍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内容和意义,领略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