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晓发落阳,亭午出磁涧。
水流砂石间,青山夹两岸。
突兀摩云霓,一径自中断。
诘曲随山行,十步不相见。
入谷天忽小,上坂山复乱。
迤逦循水涯,倏忽登天半。
山合疑无路,将近势复变。
忽闻重霄中,人声若相唤。
仰见穴处民,午烟起炊爨。
群羊如蚤虱,蠕蠕略可辨。
极目惬幽情,登临遂忘倦。
更欲凌绝顶,乘风扪河汉。
磁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磁涧》的文学魅力
崔述,字武承,号东壁。他是一位清朝直隶大名人,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等县知县,以辨伪、考信为学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他的《补上古考信录》、《唐虞考信录》、《三代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以及《无闻集》,都显示了他对古代文献真伪的深刻洞察和严谨态度。
《磁涧》是崔述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对磁涧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诗中,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磁涧的山水之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传达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际晓发落阳,亭午出磁涧。”这是对磁涧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精准概括,展现了诗人对地理环境的熟悉和尊重。“水流砂石间,青山夹两岸。”则生动地描绘了磁涧两岸的山水风光,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突兀摩云霓”,“诘曲随山行”等,这些描述不仅形象地表达了磁涧的奇特景色,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中的“入谷天忽小,上坂山复乱”,以及“迤逦循水涯,倏忽登天半”,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受。
《磁涧》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的情感世界的深入探索。诗中的“极目惬幽情,登临遂忘倦。”体现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和放松。这种情感体验与自然的美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磁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思考,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更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