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魏子存舅氏蜀中书

西蜀东吴万里余,那堪薄宦久离居。
舅甥忽忆三年别,乡国初逢一纸书。
明月啼猿巫峡迥,秋风落木锦江虚。
何缘得贳郫筒酒,将问云安丙穴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得魏子存舅氏蜀中书》是清代诗人曹鉴徵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远离家乡、宦游他地时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曹鉴徵,一位活跃于清代的文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广泛的诗词创作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的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1. 诗句原文
  • 西蜀东吴万里余,那堪薄宦久离居。
  • 舅甥忽忆三年别,乡国初逢一纸书。
  • 明月啼猿巫峡迥,秋风落木锦江虚。
  • 何缘得贳郫筒酒,将问云安丙穴鱼。
  1. 诗意解析
  • 诗的第一句“西蜀东吴万里余,那堪薄宦久离居”表达了作者对遥远地域的描写以及因公务而长期分离的无奈感受。
  • “舅甥忽忆三年别,乡国初逢一纸书。”描绘了与亲人重逢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离别后的思念之痛。
  • “明月啼猿巫峡迥,秋风落木锦江虚。”运用了富有画面感的景象来加深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 “何缘得贳郫筒酒,将问云安丙穴鱼。”最后一句通过询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渴望,同时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不舍。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此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明月”、“猿啼”、“落叶”,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还加深了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 语言精炼:尽管诗中蕴含丰富的情感,但诗人却能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显示出其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1. 文化价值
  • 传承传统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学作品的学习和鉴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精神和道德观念。
  • 增强民族认同感: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唤起人们对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 促进文化交流:优秀的文学作品跨越时空界限,能够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促进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可以看出《得魏子存舅氏蜀中书》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诗歌,也是一部充满深厚文化底蕴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也深刻地表达了人与人情感交流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