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柴关道,遥遥畏着鞭。
两行交灌木,一线上青天。
胆落青羊水,眼明紫柏烟。
赤松如可访,亦欲揖群仙。
度柴关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常纪《度柴关岭》:秦岭南麓的抗金防线
常纪在清乾隆年间创作了《度柴关岭》,此诗描绘了宝鸡通往汉中古栈道的必经之地——柴关岭。该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也展示了他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原文和翻译都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原文,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驱马穿越柴关岭的壮阔场景,以及他内心的忐忑不安。他的诗句“两行交灌木,一线上青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脉的蜿蜒曲折和苍翠植被的壮丽景象。此外,“胆落青羊水,眼明紫柏烟”等句子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古代英雄人物张良的敬仰。
《度柴关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历史的画卷。它让我们了解到清朝时期宝鸡至汉中的交通路线,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历史的追溯。这首诗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价值,成为了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通过对《度柴关岭》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常纪不仅能够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更能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历史紧密相连。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追求,还表达了对民族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常纪的《度柴关岭》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古诗,它是一部蕴含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探古人生活和情感的世界窗口,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