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县试示文武诸童

幽兰生涧底,靡靡如众草。
所异在本心,美质能自保。
一但发天香,采折争倾倒。
不见古国士,几辈窗间老。
时哉不可失,努力须及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充县试示文武诸童》是清代诗人常纪创作的。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诗歌原文
    幽兰生涧底,靡靡如众草。
    所异在本心,美质能自保。
    一但发天香,采折争倾倒。

  2. 诗歌翻译
    幽兰花生长在山涧的底部,它的香气虽然柔弱,却如同众多野草。它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内在的品质,拥有美好的本质,能够自我守护。一旦绽放出迷人的芳香,便会吸引人们争相采摘。

  3. 诗歌赏析

  • 意境之美:“幽兰生涧底”,描绘了幽兰的生长环境,同时也隐喻了那些出身平凡但内心坚韧不屈的人。
  • 品质之高:“所异在本心,美质能自保”,强调了个人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即使是在逆境中也能保持本色。
  • 香气之盛:“一但发天香,采折争倾倒”,通过香气来比喻才华和美德的吸引力,以及人们对这些品质的渴望。
  1.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朝乾隆时期,常纪作为进士和官员,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文人的生活态度。诗中的“幽兰”可能寓意着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本心的士人,他们的品质和才能值得被世人所珍惜和学习。

  2.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通过对幽兰的描写,常纪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隐喻人物性格和品质。
  • 语言精炼:诗句简洁而富有内涵,每一句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充满了哲理和美感。
  • 情感深刻:这首诗不仅仅描绘了一个场景,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坚持自我、追求卓越品质的深切期望。

《南充县试示文武诸童》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保持内心的独立与坚强,追求卓越而不随波逐流。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深远影响,使其成为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