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晓发

晓起催残梦,窗灯火半明。
鞭丝调马疾,襆被压舟轻。
澹月落孤影,荒鸡唱一声。
行行冲雾去,盻见日东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泰州晓发》是清代张廷寿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晨从泰州出发时的情景,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期待。下面将详细介绍《泰州晓发》及其背景信息:

  1. 作品简介
  • 《泰州晓发》是一首描绘清晨从泰州出发的诗歌,反映了作者对旅途中所见景象的细腻观察。
  • 全诗以简洁有力的笔触,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1. 作者介绍
  • 张廷寿,原名紫文,字少槎,号曼生,又号曼仙,元灏子,同治丙寅岁贡。
  •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著有独学庵诗草,其诗、书、画均有很高的造诣。
  1. 诗歌赏析
  • 首联“晓起催残梦,窗灯火半明”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起床后看到窗外微弱的灯光和残梦中的景象。
  • 颔联“鞭丝调马疾,襆被压舟轻”描述了诗人急忙赶路的情景,以及行李的轻便感。
  • 颈联“澹月落孤影,荒鸡唱一声”则通过月光和荒鸡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 尾联“行行冲雾去,盻见日东生”表达了诗人虽然旅途艰辛,但仍然期待新的一天的到来。
  1. 创作背景
  • 《泰州晓发》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机会进行文学创作。
  • 这首诗也可能是在张廷寿游历泰州时的途中所作,通过对旅途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1. 文化影响
  • 《泰州晓发》作为清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清中期文学作品的窗口。
  •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1. 艺术特色
  • 《泰州晓发》的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 这首诗的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 现代价值
  • 《泰州晓发》不仅是清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1. 旅游意义
  • 对于热爱文学和历史的读者而言,《泰州晓发》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 对于旅游爱好者来说,这首作品也是一个很好的导游词,能够让他们在游览泰州时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当地的历史文化氛围。

可以看出《泰州晓发》不仅在艺术价值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文化传承和旅游推广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