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八月分校京兆试用壁间韵

秋高锁院觉深沉,时共诸贤探邓椅。
常恐骅骝空过目,敢言桃李欲成阴。
研经辛苦看华鬓,报国文章本素心。
藻鉴高悬逢永叔,遥知玉树自森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丙午八月分校京兆试用壁间韵》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宰相。他的诗作以内容充实、风格清新、语言流畅著称,对后来的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元稹任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官期间,他经常在办公的地方墙壁上创作诗歌。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表达了诗人对于工作生活的一种感慨和思考。诗中的“甲子”指的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而“丙午”则是具体的年份。

全文如下:

丙午八月分校京兆试用壁间韵
丙午八月日,校试京师官署,分司试士。
甲子题名,乙酉唱第,丙午又当秋试,
身居廊庙,心挂江湖。

意味着在考试当天就完成了试卷并提交了名字;乙酉唱第,是指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乙科)成功,并得到了殿试(酉科)的录取。丙午又当秋试,则是指在秋季再次参加考试。身居廊庙,心挂江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身处朝廷之中,但心怀远志,渴望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的愿望。整首诗通过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仕途生涯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