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次唐崔道融韵

啮尽睡荄雪,先春良独难。
石崖压骨瘦,潭月照神寒。
谁信笛中奏,只应天上看。
清刚最耐久,未便早摧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梅花次唐崔道融韵》是清末近现代初曹家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曹家达,字颖甫,又字尹孚,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出生于望族世家,后迁居上海成为中医专门学校的教授。他不仅是位诗人,还是一位医学专家,著有《梅花集上下卷》、《气听斋诗集十卷》等多部作品。
  2. 诗歌原文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3. 诗歌解析
  • 意境描绘:《梅花次唐崔道融韵》以梅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初绽的景象。诗中的梅花,虽然美丽孤傲,但却难以入画,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韵味。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梅花的香气、姿态以及在寒冷中的坚韧都让人感到敬佩。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如同梅花一样,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其中,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

《梅花次唐崔道融韵》是一首具有深刻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这首诗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从中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