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苦相失,静言难奋飞。
素烟寒独觉,白雪和应稀。
杳杳只如梦,凉凉仍未归。
高楼羁客在,清夜倍沾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中道苦相失,静言难奋飞。
素烟寒独觉,白雪和应稀。
杳杳只如梦,凉凉仍未归。
高楼羁客在,清夜倍沾衣。
《孤雁拟杜少陵》是一首五言律诗,并非文学作品,而是现代诗人曹家达创作的。该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曹家达,字颖甫,又字尹孚,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生于一个望族世家。他出生于光绪廿一年,早年就读于南菁书院,受到了著名汉学大师黄以周的悉心指导。曹家达不仅工文学诗词,还精通医学,并在中医专门学校担任教授多年。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变迁,从清末民初到民国时期,最终在八一三事变后携家返回澄。
《孤雁拟杜少陵·中道苦相失》是曹家达创作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中道苦相失,静言难奋飞。
素烟寒独觉,白雪和应稀。
杳杳只如梦,凉凉仍未归。
高楼羁客在,清夜倍沾衣。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诗人通过一只不饮不啄、穿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诗中的“高楼羁客”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作为一位羁旅之人,无法找到心灵的慰藉。整首诗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归宿的期待。
《孤雁拟杜少陵·中道苦相失》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曹家达对杜甫《孤雁》的仿作。它通过现代的语言和意象传达出了古典诗歌所特有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