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雨过园林,窅然秋气深。
石华垂露爽,崖绿响潭阴。
谁念西山采,聊为梁父吟。
居人应有憾,宫阙近萧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薄雨过园林,窅然秋气深。
石华垂露爽,崖绿响潭阴。
谁念西山采,聊为梁父吟。
居人应有憾,宫阙近萧森。
七月还乡祝氏轩窗晓坐偶成’,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和陶潜先生咏菊》一诗。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二年(1079年)九月回到故乡徐州时所作。诗中苏轼回忆了与陶渊明的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回归田园、享受宁静生活的向往。
‘七月还乡’指的是诗人在农历七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徐州。’还乡’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祝氏轩窗晓坐偶成’则描绘了诗人在家乡祝氏家中轩窗前,早晨静坐写作的情景。这里的’轩窗’指的是宽敞明亮的窗户,’晓坐’指的是早上坐着思考或写作,’偶成’则表示偶然间写成的作品。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