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缶庐龙华观桃花韵

江树方巢燕,城门又斗蛇。
人间感桑海,世外问桃花。
露井恩难续,宫墙恨转赊。
海滨遗老在,高眼看云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缶庐龙华观桃花韵》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曹家达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曹家达生于清末,这一时期的中国处于社会动荡、政治变革之中。他的诗歌创作往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 个人经历:曹家达早年习儒,兼及诗文,中举人后致力于医学,并对《伤寒》《金匮》有深入研究。他的诗歌创作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学的尊重与传承。
  1. 诗歌原文
  • 首联:江树方巢燕,城门又斗蛇。这句描绘了一幅繁忙而又生动的都市景象,江边新栽的树木刚刚成行,燕子在巢中欢快地歌唱,而城门口又发生了新的争斗。
  • 颔联:人间感桑海,世外问桃花。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
  • 颈联:露井恩难续,宫墙恨转赊。这句描绘了露井的荒凉和宫墙的落寞,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 末联:海滨遗老在,高眼看云霞。这句表现了诗人虽然身处乱世,但仍保持着高尚的情操,以高远的眼光看待世界,欣赏着云霞的美丽。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和缶庐龙华观桃花韵》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 思想内涵:诗中通过对比“人间”与“世外”,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对露井和宫墙的描述,暗示了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1. 历史影响与评价
  • 历史评价:曹家达的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许多学者和批评家所推崇。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 现代解读: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和缶庐龙华观桃花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