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寓中和六安徐某

江南江北路迢迢,壮气如云郁未销。
横舍连鸡多士集,秋风归雁素书遥。
指看白浪吞三楚,无限青山送六朝。
自是结璘依桂树,惯兜欢喜上眉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门寓中和六安徐某》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曹家达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曹家达,字颖甫,又字尹孚,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他出生于望族世家,光绪廿一年就读于南菁书院,受到著名汉学大师黄以周的悉心教导,精通文学与诗词,明晓医理。他中年时迁居上海,并被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聘为教授兼医局诊疗十馀年。民国廿六年八一三事变后,携家返回澄,在战争期间不幸遇害。

  2. 诗歌原文及赏析:《白门寓中和六安徐某》描绘了江南江北的路迢迢,壮气如云的豪情还未消减。诗中通过描述横舍连鸡、秋风归雁等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还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贯穿着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曹家达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这种对过去的缅怀与对未来的展望,展示了一个时代的文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与反思。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不仅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还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感慨和时代背景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作品。

《白门寓中和六安徐某》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变迁。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和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个人与国家、过去与未来关系的契机,激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