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汴梁日已向暮,风雨大作,寓居城外草舍中,夜不寐

镇日涂泥绊客轺,雨昏城下觅团焦。
仆夫向火烟薰眼,蹇卫当寒水浸腰。
剩有苦吟羁独旦,不曾离梦涉中宵。
久留应悟西山晚,拟唱归来待鹤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句话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以下是对这句话的简要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其诗、词、文、画闻名于世。他的文学作品广泛涉及历史、哲学、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赤壁赋》是苏轼在宋徽宗政和五年(110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作品之一。该作品以赤壁之战为背景,通过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战争与自然、生命与死亡的复杂关系,以及人对于命运和宇宙的感慨。

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为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应当珍惜当下,追求真善美,同时也要有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篇文章以其优美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性的思考,被后世广泛传颂和研究。

“抵汴梁日已向暮,风雨大作,寓居城外草舍中,夜不寐”这句描述的是苏轼在赤壁之战后的某个夜晚,身处城外草舍中的所见所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