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益生韵二首

客里牢愁君代遣,小诗投合便成奇。
春山烟绕芜城树,正是江南二月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益生韵二首》是清代诗人曹家达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下面将介绍该文学作品的基本信息、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

  1. 作者信息
  • 生平简介:曹家达,字颖甫、尹孚,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出生于江苏江阴的一个望族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他不仅工于文学诗词,还精通医学,曾在南菁书院求学,深受著名汉学大师黄以周的影响。曹家达在科举考试中也颇有成就,光绪廿六年中举。
  • 职业经历:中年时期,曹家达迁居上海,被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聘为教授,并在此从事医学和文学教学工作超过十年之久。民国廿六年八一三事变后,他携家返回故乡,但不久便遭遇不幸,日军入侵时,他的妻子被追逃至此,他痛斥日寇,却被敌人当场残害。
  1. 作品主题
  • 江山感慨:《次益生韵二首》中的“万古江山恨,苍茫落酒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交织下的深沉感慨。
  • 人生境遇:“边事开戎索,炎荒论楚才”,反映了诗人对于边疆战事的关注以及对自己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无奈与哀伤。
  • 友情珍重:“独怜曹子建,放废不胜哀”,通过引用历史人物曹植的故事,抒发了对朋友遭遇不幸的同情与哀悼。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无论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还是对个人境遇的感伤,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 意象运用:诗人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孤舟晚”、“黄莺啼”等,这些意象既增添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内涵。
  • 语言风格:曹家达的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尤其是他的五言律诗形式,展现了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曹家达的《次益生韵二首》不仅是其个人生活和时代背景的反映,更是其文学才华和深厚情感的体现。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曹家达的文学创作以及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