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五日上冢杂咏五首

田水涓涓入涧遥,白云山外未全消。
游尘十丈不飞起,朝日东风养麦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后五日上冢杂咏五首》是清代诗人曹家达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山外东风送落晖,山中花鸟
    鞭石成桥气未降,祖龙雄杰世无双。
    舆夫至竟夸秦法,一角残山夜渡江。

  2. 诗歌鉴赏:这首诗描绘了清明之后的一天,诗人在山上行走,看到山外的东风正在消散,山中的花鸟也开始凋零。他感叹到,如果有一天,能够像古代的英雄那样被世人称赞,那么他在先人手中种下的树一定也会得到好的记忆。

  3. 作者简介:曹家达,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

  4. 诗歌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5. 艺术特色:曹家达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他的诗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对现实的关注,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清明后五日上冢杂咏五首》是曹家达以清明后的一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