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江南出辨才,清歌妙舞独登台。
同蹄白纻垂垂老,幸得周郎顾曲来。
赠伶人孙兆蓉四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伶人孙兆蓉四首》并非曹家达所创作,而是清代诗人吴绮的作品。该诗是一首表达对戏剧艺术的赞美和对演员才华的肯定的作品。
《赠伶人孙兆蓉四首》中,吴绮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戏剧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戏曲艺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艺术家的敬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戏曲艺术的态度和文化价值的重视。
这首诗的开头就提到了“公庭万舞辄心酸”,意味着在公共场合欣赏舞蹈时常常会感到情感的共鸣,这种共鸣可能来源于对过去辉煌文化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文化现状的关注。接着,吴绮提到“旧日衣冠不忍看”,表达了对过去时代服饰的怀旧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戏剧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诗中的“我诵简兮三太息”和“几人青眼到伶官”等句,透露出作者对戏剧演员的同情,以及他们默默无闻、备受冷落的现实。这反映了当时戏曲艺人社会地位不高,缺乏足够的社会认可和尊重。最后两句“金粉飘零三百年,石桥巷口草芊芊。桃花扇里风流尽,犹唱南朝燕子笺”则通过描绘具体的地点和场景,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和画面感。这不仅是对演员生活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隐喻,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留恋以及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珍视。
《赠伶人孙兆蓉四首》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吴绮对戏剧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观察和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