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四首

嫩晴草色半曛黄,高杵斜飞渐渺茫。
小立帘前惜光景,一双蝶影上东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夕阳四首》是清初诗人曹家达的作品,共分为四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曹家达,字次能,号东山,清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致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曹家达在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其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影响。
  2. 诗歌原文
    嫩晴草色半曛黄,高杵斜飞渐渺茫。
    小立帘前惜光景,一双蝶影上东墙。
  3. 诗歌赏析
  • 曹家达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面。“嫩晴草色半曛黄”形象地展现了早晨或黄昏时分,阳光透过薄雾,使得草地上呈现出淡黄色的景象。这里的“曛黄”既表达了光线的温暖,又暗示了时间的变化。
  • “高杵斜飞渐渺茫”则进一步营造了一种空间上的广阔感。高耸的木棍斜插向天空,随着风力的变化,逐渐消失在视野之外。这不仅是视觉上的延伸,也是心境上的开阔。
  • 在“小立帘前惜光景”中,诗人站在帘前,似乎在感叹时光易逝。这种短暂的停留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重视和留恋。
  • 最后一句“一双蝶影上东墙”,则是整个画面的点睛之笔。蝴蝶轻盈地飞过,最终落在了东墙上。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循环。

《夕阳四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曹家达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夕阳美景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