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笙镛

慈乌哑哑勤哺儿,儿长母老穷巫医,断肉续骨摧肝脾。
儿剜臂,母心痛,海水欲滥天为冻。愿乞千年万年寿,莱衣粲粲娱觞豆。
从来天性厚古愚,见有生我无诗书,一挥霜刃断尺肤。
断儿肤,延亲寿,颍川孝子年冲幼。孝子呼天天脉脉,娲皇下遗补天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陈笙镛》是一首由曹家达所作的诗歌。曹家达,号鹏南,江苏江阴人,是清代的诗人和文学大家。这首诗作于光绪乙未年(1895年),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矛盾与困境,以及个体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挣扎的精神面貌。

诗中“慈乌哑哑勤哺儿,儿长母老穷巫医”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一位母亲为了抚养子女而不得不承受的痛苦和牺牲。这一形象不仅揭示了当时许多家庭面临的困境,也体现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接下来的内容,“断肉续骨摧肝脾”,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位母亲为了孩子的未来不惜自己承受痛苦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越自我、为孩子着想的无私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义。

曹家达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传统孝道的赞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家庭福祉、只顾个人利益的自私行为。这种批判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代社会中,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种关注家庭、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题陈笙镛》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种反映时代特征、承载文化价值的作品。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朝晚期的社会现状,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面貌。同时,这首诗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