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维摩寺望海楼浩歌放长吉体

山楼高杵燕支红,天吴驱潮东海东。
乞卖桑田帝不许,鲛泪明珰遗下女。
呼龙吹篪凌高烟,山光寒绿飞上天。
云脚下垂海水立,荒崖冥冥海童泣。
捶碎珊瑚出鳞屋,数钱市儿竞捃拾。
风吹百年如流星,维摩沉醉空结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维摩寺望海楼浩歌放长吉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秋,当时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他登上苏州城北的西施山望海楼,即景赋诗抒怀。

诗中“登维摩寺望海楼”一句点明题意,“浩歌放长吉体”一句表明了诗人的创作态度与风格。全诗以写景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同时,诗人通过运用长吉体的手法,使诗歌具有了独特的韵味和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