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吟

高楼明月花吐香,江花抱月垂明光。
美人如花怨晓月,花月难寄关山长。
关山无花空对月,对月思花应断肠。
春花春月催人老,花残月缺关山道。
便移边月照江花,几见花如边月好。
当时邀月醉花前,春江花月年复年。
忍抛花月作尘梦,花晨月夕心茫然。
却忆美人爱花月,花栏待月愁不眠。
月入君怀花满袖,故乡花月人如旧。
归来谱作花月吟,月圆花好人常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花月吟》是明代诗人唐伯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江南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他一生坎坷,因卷入科场舞弊案而被贬为小吏,但其才华横溢,留下了大量的艺术创作和文学作品。
  • 作品特色:唐寅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浪漫气息和鲜明的个性。他的诗歌、散文、书画等均有很高成就,尤其是其绘画在明代文人画中独树一帜,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1. 诗歌原文
  • 诗句内容:在《花月吟》中,唐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中的“有花无月恨茫茫, 有月无花恨转长”,描绘了一种既渴望美好事物又想保持距离的矛盾心理。而“扶筇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带月尝”,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赏花饮酒、陶醉于自然之中的情景。
  • 语言风格:唐寅的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充满了音乐性和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他的诗歌不仅在形式上讲究对仗工整,而且在内容上也富有哲理,能够引起读者深深的共鸣。
  1. 主题思想
  • 人生感慨:《花月吟》通过描写花月之美,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的“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强调了人生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感官享受上。
  • 自然与人生的和谐:诗人通过对花月之美的描绘,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诗中的“扶筇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带月尝”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美好的赞美和向往。

《花月吟》不仅是唐寅艺术成就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寅的艺术魅力和人生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