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水鸳鸯图

暮寒塘堰烟如沐,芙蓉花下鸳鸯宿。
十丈情丝罥柳条,下有幽人感独漉。
涧滨流水清且寒,等闲泻作愁千斛。
渺漫芳心不自怜,愿随明月飞上天。
采莲人去秋江冷,杜秋红泪啼阑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秋水鸳鸯图》是一首由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曹家达创作的诗作。该诗以描绘暮寒塘堰的美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芙蓉花下鸳鸯共宿的画面,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执着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曹家达,字颖甫,又字尹孚,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曹家达出生于望族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在南菁书院接受汉学大师黄以周的影响,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后来成为中医专门学校的教授,一生致力于文学与医学的研究。

  2. 诗歌原文
    暮寒塘堰烟如沐,芙蓉花下鸳鸯宿。
    十丈情丝罥柳条,下有幽人感独漉。
    涧滨流水清且寒,等闲泻作愁千斛。
    渺漫芳心不自怜,愿随明月飞上天。
    采莲人去秋江冷,杜秋红泪啼阑干。

  3.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曹家达在这首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通过对暮色、寒塘、芙蓉花以及流水等自然景物的描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气息的环境。这些景物不仅美化了画面,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 情感表达:诗中的“十丈情丝”和“心愿”等词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美好愿景。通过对比和反差,诗人展现了爱情的纯粹和高贵,同时也传达了对孤独和寂寞的深刻理解。这种矛盾的情感交织使得诗歌更具吸引力和深度。
  1. 艺术手法
  • 象征手法:曹家达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芙蓉花作为爱情的象征,鸳鸯宿在花下则寓意着恋人之间的和谐与亲密。此外,诗人还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联系,如“十丈情丝”既指物理长度也象征情感深远。
  • 比喻修辞:诗人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例如,“等闲泻作愁千斛”将秋天的涧流比作心中的忧愁,通过这样的比喻,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1. 历史背景
  • 社会动荡影响:虽然诗中并未直接提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但可以推测,在国家动荡和社会不安的背景下,诗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更加敏感和脆弱,这从他选择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中可以略见一斑。
  • 个人经历影响:曹家达的个人经历可能也对其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一名经历过战乱和动荡时期的文人,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题秋水鸳鸯图》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种文化与艺术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其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