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伦天地翼纲常,首先孝悌经为详。
修齐平治皆本此,谁欤实力身担当。
吾乡夙以忠义著,人才每得江山助。
孝行人争说谢公,至今乡里尚腾誉。
同邑推官有谢子,系公五世直系嗣。
公卿宾客诗酒仙,吏隐闽江共需次。
缅怀祖德徵题诗,备述先人乌鸟私。
一幅丹青手示我,激昂慷慨扬清眉。
道是先人孝行卓,泥涂轩冕人磊落。
工书直欲驾苏黄,知医名噪江南北。
天性纯挚亦谦蔼,济时畜有三年艾。
母病风痹十八春,亲侍汤药未解带。
曾旌清代宣宗朝,天语丝伦一字褒。
愿以诗歌继邑乘,阐发幽光庶孔昭。
我闻斯言式遗像,肃然起敬心景仰。
屈指六千四百日,相依为命尽孝养。
晨昏寒暑忧患共,母痛亦痛惊厥梦。
肉可剜兮身可代,家世浑忘孰轻重。
恨不化作身外身,千万菩提呵护频。
寸草春晖断复续,假龄默默天与神。
方之古贤谁近似,望云终使闾空倚。
卧冰哭竹亦一时,常变久暂何能拟。
心香一瓣神为驰,只恨苍苍生我迟。
不获亲承杖履教,披图亦复空尔为。
几多绣虎雕龙笔,争挥珠玉积篇帙。
掷地谁作金石声,毕竟推官善继述。
广求图诗体图意,两可风世彰大义。
愧我未足扬幽潜,俚吟勉酬桑梓谊。
谢君冶盦以其高祖孝子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君冶盦以其高祖孝子公》是一首清代诗人张荣珉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人文情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 作者简介:
- 张荣珉,字仲文,号石门,清代著名诗人。其创作多以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此诗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 诗歌内容解析:
- 主题与象征:本诗通过描述“吾乡夙以忠义著,人才每得江山助”,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其人才辈出的赞美。
- 文化价值:该诗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中“孝悌”和“忠义”的重要性,强调了家族和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 艺术特色: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 地域文化:闽江流域地区在清代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诗中的“闽江”即是这一地域文化的体现。
- 艺术表现: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许多自然意象,如“弥伦天地翼纲常”,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语言,还加深了诗的主题表达。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 社会影响:
- 文人墨客的赞誉:诗作发表后,受到了不少文人墨客的赞赏,成为流传广泛的佳作。
- 地方声誉:由于诗中描绘的忠义精神,使得当地民众对诗人及其后代产生了良好的印象和尊敬。
- 教育意义:
- 传统美德的传播:通过对忠义和孝道的描述,这首诗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 激发民族精神:这种弘扬传统美德的方式,有助于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 研究价值:
- 文学研究:对于研究清代诗歌风格和技巧提供了重要资料。
- 思想史研究:可以作为了解清代社会思想和文化背景的一个切入点。
- 文化传播:
- 民间传唱:这首诗在民间广为传唱,成为当地的口头文学作品。
- 现代传承: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仍然被人们传唱和引用,显示了其跨越时代的文化影响力。
《谢君冶盦以其高祖孝子公》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通过具体的作品展现了一个地区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