桕含烟重,枫舞林娇,邮程点缀寒。杈艇亭车,西风吹老酡颜。
余霞孤骛明际,有茅茨、隐现其间。诗意好,琢成锦句,题上绮纨。
才见浓阴千树,甚童童如盖,黛色参天。一雁叫霜。
因何变作春妍。天若嫌秋寞落,为秋人、少助清欢。
又何必,叹飘零、鹃泪轻弹。
声声慢 · 红叶
介绍
《声声慢·红叶》是词人邓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创作于邓潜的晚年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和过往时光的感慨。
在这首词中,邓潜以“声声慢”起韵,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而又充满深秋气息的图景。他通过细腻的语言,捕捉到了红叶如画的色彩变化以及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交织融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境界。
邓潜用“雁边霜醉”开篇,形容秋天的景象如同被霜打过的酒一般寒冷而深沉。接着,“骛外霞烘”,则描绘了天空中晚霞的绚丽多彩。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紧接着,“亭皋晚变荒寒”,则将笔触转向了大地,描绘了夕阳下荒凉景象的转变。这样的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也体现了作者对季节更迭、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
邓潜还细致地描绘了红叶之美。“大海珊瑚,枝柯一幅晴澜”,这里的“珊瑚”与“晴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示了红叶的艳丽,也暗示了秋天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情景。“胭脂是谁多买,付西风吹上林端”,则将红叶比作女子的妆容,既增添了几分柔美,也透露出一种无奈。“绚秋色,比花开二月,加倍鲜妍”,则是对红叶美丽程度的夸张描述,强调了秋天红叶的美丽超过了春天花朵的娇艳。
邓潜通过对红叶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犹记绿阴浓处,有玉奴消受,閒倚阑干。”这句中的“玉奴”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人物,也可能是作者自喻。他用“閒倚阑干”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点缀笆篱,老来红亦嫣然”。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红叶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即使年岁已高,依然觉得红叶的美丽动人,足以让人忘却岁月的沧桑。“香沟怕他流断,诉愁心珍重题笺。”则可能是在写红叶飘落的场景,同时也是对逝去的时光的一种感慨。
《声声慢·红叶》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邓潜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充满诗意的季节,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生命、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深深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