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杀马驹无觅处。指点当前,的的西来路。万水千津君荐取。些儿闲话如何举。
已自无家谁绊汝。揽镜看云,不是功名误。明日淮山听夜雨。扁舟满载春愁去。
蝶恋花 · 送学佛友人南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送学佛友人南归》是清代诗人张尔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作品在文学领域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理解。
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含蓄。《蝶恋花·送学佛友人南归》以送别为主题,将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通过对“踏杀马驹无觅处”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迷茫与不舍。同时,诗人通过“指点当前,西来路”这一表达,寓意着对友人未来的祝愿与期盼。这种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歌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蕴含了深刻的情感色彩。
诗歌的语言优美且富有韵律感。《蝶恋花·送学佛友人南归》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万水千津君荐取”中的“荐取”,既表现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选择与指引,也增添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此外,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节奏明快,便于吟诵,使读者能够在朗朗上口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波动。
诗歌的主题独特且富有哲思。在现代语境下,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种哲学思考的体现。诗人借助送别这一常见情境,探讨了人生的选择、自我认知以及生命的价值等深层次主题,引导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转折点时,能够更加深刻地思考自己的内心需求与人生方向。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蝶恋花·送学佛友人南归》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特色。例如,诗中提到“指点当前,西来路”可能暗含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这种宗教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与宗教信仰之间的融合与发展。
《蝶恋花·送学佛友人南归》作为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