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是文人命太穷,若论因果报宜隆。
生前亲友衔恩遍,死后公卿太息同。
远别妻孥成永诀,乱投医药到临终。
可怜小子游梁日,尚在春风煦拂中。
追挽徐挹泉侍御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追挽徐挹泉侍御师》是张洵佳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徐挹泉的深厚感情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哀悼。
《追挽徐挹泉侍御师》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其情感真挚而深刻,不仅反映了诗人与逝者之间的关系,也折射出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这首诗通过对徐挹泉生前和死后境遇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文人在社会变迁中的挣扎与无奈,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诗中“直是文人命太穷,若论因果报宜隆”,这句话反映了张洵佳对于自己生活境遇的感慨。作为一个文人,他可能经历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生活的坎坷,但同时他也认为这一切是有原因的,暗示着因果循环的观念。这种观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常见的思想,人们往往通过这样的思考来寻找生活中的答案或安慰。
诗中提到“生前亲友衔恩遍,死后公卿太息同”,这表明了徐挹泉生前受到广泛地尊重和爱戴,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他的亲友们都怀着感激之情。而“死后公卿太息同”则揭示了他在身后仍然得到了人们的悼念和尊重,这反映出他生前的社会影响力和人格魅力。
“远别妻孥成永诀,乱投医药到临终”,这两句描述了徐挹泉与家人分离的场景以及他的病情严重到需要到处求医。这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不幸,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医疗条件的限制和人们对疾病的恐惧。
诗的后半部分“可怜小子游梁日,尚在春风煦拂中”,则是对徐挹泉生前美好时光的回忆。尽管他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但他在世时所经历的美好仍然让人怀念,春天温暖的气息似乎也仍在他的身边。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他美好记忆的珍视。
《追挽徐挹泉侍御师》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历史的见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这首诗通过对徐挹泉生前和死后境遇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文人在社会变迁中的挣扎与无奈,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