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高才孰比伦,不歆庑祀亦千春。
两朝革命怀孤愤,四海论交总逸民。
塞上风云惊王气,关中田宅爱秦人。
儒林文苑兼专席,休认名贤是隐沦。
过昆山怀顾宁人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昆山怀顾宁人先生》是清代张洵佳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顾宁人先生的怀念之情。
诗中首句“一代高才孰比伦,不歆庑祀亦千春。”意指顾宁人是一代杰出的人才,其才华横溢,足以媲美古人。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强调了顾宁人先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不朽的名声。接下来的诗句“两朝革命怀孤愤,四海论交总逸民。”进一步展示了顾宁人先生的革命精神和超脱世俗的品质。他不仅参与了历史上的重大变革,而且以自己的智慧和胆识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
诗中还提到了顾宁人的个人生活和学术成就:“塞上风云惊王气,关中田宅爱秦人”描绘了顾宁人对地理和历史的热爱,以及他在学术研究中的投入。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的博学多才。
在诗的最后一段,“独取变风扶正始,别裁伪体识清真。”表明了顾宁人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才能,他不拘泥于旧有的规范,敢于创新,力求作品的真诚与纯粹。《大文糟粕存天地,元气淋漓泣鬼神。几辈精诚未磨灭,九原心事宛如新。”这句更深刻地揭示了顾宁人先生的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他的精神遗产如同星辰般照耀着后人。
《过昆山怀顾宁人先生》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追忆,也是对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通过对顾宁人先生的缅怀与赞颂,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价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