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门下士徐友梅太守

十年不见彭宣面,一纸初通伯玉书。
天上麒麟方耀彩,山中猿鹤正潜居。
龚黄汉代名无忝,宾客梁园思有馀。
此外交游吾亦广,心无牵挂早钩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门下士徐友梅太守》是清代诗人张洵佳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人介绍
  • 张洵佳,字少泉,江阴人;同治癸酉优贡,官上蔡知县。
  1. 作品原文
    十年不见彭宣面,一纸初通伯玉书。
    天上麒麟方耀彩,山中猿鹤正潜居。
    龚黄汉代名无忝,宾客梁园思有馀。
    此外交游吾亦广,心无牵挂早钩除。

  2. 诗歌赏析

  • 主题内容:《赠门下士徐友梅太守》通过描绘一幅和谐的山林景象来表达对友人徐友梅的敬意和怀念。诗中“天上麒麟方耀彩,山中猿鹤正潜居”两句以麒麟、猿鹤象征徐友梅的品质,突出其高洁的品性。
  • 艺术手法:张洵佳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看法,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 语言风格:诗的语言优美,用词讲究,展现了清代文人的语言特色,如“天上麒麟方耀彩,山中猿鹤正潜居”等句,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 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一种怀念,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心无牵挂早钩除”一句,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想。

《赠门下士徐友梅太守》不仅作为一首文学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也为后世所推崇。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化背景,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支持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