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虽好近黄昏,绮思豪情百不存。
但以闲吟消岁月,并无奢愿望儿孙。
事经险阻心才敛,养到和平性自温。
静念生平无一善,敢烦朋好晋霞樽。
六十自遣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十自遣三首》是清朝文人张洵佳的一首诗词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诗词原文:《六十自遣三首·其一》原文如下:
悬崖勒马策归鞭,高枕羲皇放胆眠。
老我胸襟无芥蒂,管他尘世有烽烟。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张洵佳,字子美,号云门道人,清代诗人、画家。其生平经历颇为传奇,曾为官翰林院编修,后因事被贬至边远地区。在远离京城、官场失意之后,张洵佳选择了一种更为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生涯。他的许多作品都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六十自遣三首》则反映了他在人生晚年对世事的豁达与超脱,以及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艺术特色: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退隐后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悬崖勒马”与“高枕羲皇”,表达了对过往仕途的无奈告别,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追求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诗中“老我胸襟无芥蒂”一句尤为引人注目,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宽广与从容,即使在面对纷扰的世俗和纷扰的人生时,也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
赏析与评价:从文学角度来看,《六十自遣三首》体现了张洵佳精湛的诗歌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他的诗风清新淡雅,语言简练,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来深化主题,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作为清代文人,张洵佳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文化追求,为研究清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六十自遣三首》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张洵佳生活哲学和艺术造诣的集中体现。它展示了一个文人在政治风波过后选择隐居生活的心路历程,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以及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