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夜同友人坐月

客宿楞伽宫,秋深白露中。
云归千涧满,月出万山空。
兵甲何时息,琴尊此夜同。
张华有宝剑,醉拔舞雌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秋夜同友人坐月》是明末清初诗人张盖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1. 作者简介
  • 作者背景:张盖,字覆舆,一字命士,号箬庵,为明季诸生,工诗善草书。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曾游历多地并入清后隐居,生活境遇颇为坎坷。
  • 诗歌创作:张盖在入清后虽自闭土室,但仍有诗作传世,可见其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与坚持。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客宿楞伽宫,秋深白露中。 云归千涧满,月出万山空。 兵甲何时息,琴尊此夜同。 张华有宝剑,醉拔舞雌雄。
  • 诗句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同欣赏明月、畅谈人生的理想境界。“客宿楞伽宫”中的“客”,既指他作为游子的身份,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漂泊;而“秋深白露中”则渲染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云归千涧满,月出万山空”两句,以自然景观作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最后,“琴尊此夜同”表达了与朋友共享雅致生活的愉悦之情,同时,“张华有宝剑,醉拔舞雌雄”一句,又透露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这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
  • 意象丰富:诗中“千涧满”“万山空”等意象,不仅营造了幽静的氛围,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
  • 语言精炼:全诗用词考究,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张盖的代表作之一,该诗展现了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独到的审美眼光,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文化传承: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类描写秋夜和月色的作品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对后来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社会背景
  • 时代变迁:这首诗作反映了明末清初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 文人心态:诗人身处异乡、寄情山水的心境,以及通过诗歌抒发情感的方式,都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山居秋夜同友人坐月》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幅展示作者个性和当时社会风貌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以及文人墨客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