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矫黄介子,成仁愿杀身。
至今称义士,当日号奸人。
结客思兴汉,潜踪岂避秦。
凄凉法宝寺,遗恨大江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矫矫黄介子,成仁愿杀身。
至今称义士,当日号奸人。
结客思兴汉,潜踪岂避秦。
凄凉法宝寺,遗恨大江滨。
《吊黄介子》是清代诗人张之纯的作品,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哀思。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壮烈的历史画面,展现了古人对于义士或奸人的鲜明区分和崇高评价。
《吊黄介子》中“矫矫黄介子,成仁愿杀身”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黄介子的英雄形象。他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自我,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人们学习和传承。诗中的“至今称义士,当日号奸人”则揭示了黄介子生前受到的非议和死后的赞誉,凸显了他一生的传奇色彩和深远影响。
张之纯通过对黄介子的赞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诚和英勇行为的推崇。《吊黄介子》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纪念,更是对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提醒现代人,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应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精神。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张之纯的《吊黄介子》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历史人物敬仰和怀念的诗歌,也是一部充满情感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诚、勇敢和正义等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