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厌常为客,东禅十度来。
儿童知姓字,面目笑尘埃。
懒性真如识,中年急景催。
两州分八口,离绪独徘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不厌常为客,东禅十度来。
儿童知姓字,面目笑尘埃。
懒性真如识,中年急景催。
两州分八口,离绪独徘徊。
《过东禅寺》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张问陶,字仲治,号壶公,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如下:
诗歌原文:
不厌常为客,东禅十度来。
儿童知姓字,面目笑尘埃。
懒性真如识,中年急景催。
两州分八口,离绪独徘徊。
诗歌解析:
《过东禅寺》作为张问陶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刻的生活感悟和艺术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社会文化的风貌和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