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岩猿鹤笑孱颜,醉帽频欹翠霭间。
足底蝉声高岸柳,眼中云气隔州山。
烧畲火逐樵风去,啄木禽惊猎骑还。
远水蒙蒙迷雉堞,孤城错认是乡关。
山腰即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腰即目》是清朝诗人张问陶的作品。以下是对《山腰即目》的介绍:
作者背景:《山腰即目》的作者是张问陶,字仲冶,号船山、蜀山老猿,四川遂宁人。张问陶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因其善画猿而自号“蜀山老猿”。他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词、曲等多个方面,尤其擅长山水田园之作,被后人传颂。他的生平经历了乾隆年间的政治风云和社会变迁,这些经历无疑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
诗歌原文:在《山腰即目》中,张问陶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诗句“满岩猿鹤笑孱颜,醉帽频欹翠霭间”展现了一幅山中猿鹤相伴的图景。其中,“猿鹤”象征着自由与超然,而“笑孱颜”则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一种轻松态度。接着的“足底蝉声高岸柳,眼中云气隔州山”则通过声音与景色的变化,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歌赏析:从艺术角度来看,《山腰即目》的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充满了文人墨客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张问陶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
《山腰即目》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张问陶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对这一作品的了解,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文字,更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