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京兆榜发志喜

重阳风雨竟无声,秋榜传来乍有情。
自笑登科逢故实,和凝衣钵十三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阳京兆榜发志喜”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得知科考结果后的欣喜之情。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1. 诗人简介
  • 张问陶(1764—1814年),字乐翁,号船山,又号石甫、太史公等,江苏吴县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文人,与袁枚、赵执信并称“清初三大家”。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擅长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1. 诗句原文
    重阳风雨竟无声,秋榜传来乍有情。
    自笑登科逢故实,和凝衣钵十三名。

  2. 诗意解析

  • 重阳风雨竟无声:这里描述了重阳节的雨声,但雨声似乎并不明显,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
  • 秋榜传来乍有情:秋榜即科举考试的榜单,张问陶在听到榜单的消息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喜悦。
  • 自笑登科逢故实:作者自嘲地笑说自己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这既是对他努力的结果的肯定,也体现了他对过去经历的回忆。
  • 和凝衣钵十三名:“和凝”指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他曾经官至吏部尚书,后因反对安禄山谋反被赐死,留下了“和氏璧”的传说。这句中的“衣钵”指的是书法技艺和学问,张问陶在这里以颜真卿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重阳京兆榜发志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喜悦的诗歌,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它展示了清代文人在科举制度下的生活轨迹,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词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