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楼不居人,楼已成弃掷。
逆彼郢匠心,聊取蔽庭隙。
上下数十年,积尘高一尺。
如英雄失路,惨澹无颜色。
卑陋在一隅,拳曲乾坤窄。
空椽啸狐鼠,杂处鬼与蜮。
当窗好竹树,翠雨收不得。
岂称高明居,宜付穷途客。
我昔居虽狭,完小殊清洁。
魍魉迫我去,安能恋十笏。
大地无所逃,倦羽聊此集。
人有阮生泪,楼绝庾公迹。
抚兹悟生理,物我成其僻。
朅来拨重关,忽入鳅蛇窟。
怪形印鹤爪,阴气结人立。
恍惚若有凭,森然竖毛发。
似非身可托,且庆俗已隔。
脱帽执箕帚,祛尘小收拾。
撩草罗衾裯,艳之以文墨。
何物讶见人,梁间声咄咄。
雨檐闻鼠鼬,短檠飞蟙蟔。
天以昌吾诗,何以呼逼仄。
苍茫十斛酒,浩荡千古月。
境遇本漠然,壮心多所激。
由睫巢移居竹尾小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由睫巢移居竹尾小楼》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旧居的怀念和对新居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由睫巢移居竹尾小楼》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张问陶,字仲冶,号船山、药庵退守,又自号蜀山老猿、老船。他生于清乾隆年间的四川遂宁,是清朝著名诗人之一。张问陶的诗歌创作涉及多个题材,包括山水田园、历史典故、生活感悟等,其中不乏咏史抒怀之作,体现了他对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的深刻融合。张问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品深受后世学者和文人的喜爱。
诗作原文:《由睫巢移居竹尾小楼》的原文如下:筑楼不居人,楼已成弃掷。逆彼郢匠心,聊取蔽庭隙。上下数十年,积尘高一尺。
诗歌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自己的小屋搬到竹尾小楼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比新旧居所,反映出自己心境的变化。“筑楼不居人,楼已成弃掷”,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不舍和现实的无奈。“逆彼郢匠心,聊取蔽庭隙”,则暗示了新的居所虽简陋,但能为诗人提供避世的庇护之地。“上下数十年,积尘高一尺”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沧桑感。
文化价值:张问陶的诗作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其思想内涵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居所、环境和人生的思考,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由睫巢移居竹尾小楼》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生活环境变迁的诗歌,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学艺术在表达人类情感和社会现象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