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骨含宫商,椅桐不能仿。
名士真英雄,人琴尽无两。
凉风生殿阁,千载留孤赏。
弦外知音难,渊然众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石骨含宫商,椅桐不能仿。
名士真英雄,人琴尽无两。
凉风生殿阁,千载留孤赏。
弦外知音难,渊然众山响。
《武侯石琴同亥白作》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的简要介绍:
诗歌原文:《武侯石琴同亥白作》的原文如下:
石骨含宫商,椅桐不能仿。
名士真英雄,人琴尽无两。
凉风生殿阁,千载留孤赏。
弦外知音难,渊然众山响。
诗歌翻译:诗歌中的“石骨”指的是琴身,而“宫商”则是指其音乐的调性,意味着这把琴的音色如同玉石一般清澈且富含音乐的和谐感。“椅桐”则指代一种乐器,但无法与之相比拟。“名士真英雄,人琴尽无两”表达了诗人认为真正的英雄人物与琴之间有着难以言喻的契合。最后两句“凉风生殿阁,千载留孤赏”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风吹过宫殿和阁楼,使得这具珍贵的古琴成为千年来人们独享的珍宝。
诗歌赏析:张问陶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如“石骨”象征着坚固与永恒,而“凉风生殿阁”,暗喻着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整首诗通过对琴的描述,隐喻了名士与历史之间的深厚联系,以及他们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影响。
《武侯石琴同亥白作》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古代名琴赞叹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