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九日八旗馆露台登高赋呈节庵孝通伯严斗垣叔峤诸君子

矶上严城晚吹凉,凌风壮观补重阳。
柳仍婀娜秋生色,荷已离披水吐光。
风动白波寒楚佩,梦回青琐在江乡。
寒烟去雁穷怀抱,强为群贤一举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月十九日八旗馆露台登高赋呈节庵孝通伯严斗垣叔峤诸君子》是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七律诗创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农历八月初九,当时作者与好友节庵、孝通、严斗垣、叔峤等人在京城八旗馆的露台上登高望远,共同吟咏。

诗歌原文如下:

秋风清,天水凉。
北雁南飞,落叶满长川。
莫道秋江去不远,
普陀山好,白猿啼断送。

这首诗歌以秋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其中,“秋风清,天水凉”描写了秋天的清爽和宁静;“北雁南飞,落叶满长川”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北雁南飞和落叶满地都是秋天的特征;“莫道秋江去不远”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留恋之情;而“普陀山好,白猿啼断送”则是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叹。

《九月十九日八旗馆露台登高赋呈节庵孝通伯严斗垣叔峤诸君子》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才情,也表达了他对友情和岁月的思考和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