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枧村中有故墓,吾宗苦约返茅茨。
黄精药好愁难遇,苍耳林深恐见欺。
北阮家怜门户改,南阳阡冀子孙知。
飞桥一水千峰抱,记取他年谒墓时。
偶成寄仲卿彦勤两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偶成寄仲卿彦勤两弟》是清朝诗人梅曾亮创作的作品。梅曾亮,字伯言,江苏上元人,是清代的著名文学家,以其诗作《柏枧山房集》闻名于世,其中尤以七言律诗见长。
梅曾亮的生平和其文学成就,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师从桐城派的重要人物姚鼐,并长期担任户部郎中等职务。他的文学造诣不仅在诗歌领域有所建树,在散文、骈文、词赋等方面也都有独到之处。梅氏一生勤奋好学,晚年更是致力于教育事业,主讲扬州书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偶成寄仲卿彦勤两弟》作为梅曾亮的作品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中的“柏枧村中有故墓,吾宗苦约返茅茨”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墓地的怀念以及对祖先的敬仰。“黄精药好愁难遇,苍耳林深恐见欺”则描绘了诗人在寻觅珍贵药材时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感。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一种抒发,也是对家族历史的一次回顾与感慨。梅曾亮通过这首诗向世人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华。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如家族墓地的维护问题,反映了传统家族观念中对墓地的重视程度。
《偶成寄仲卿彦勤两弟》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梅曾亮个人生活经历、情感世界以及当时社会状况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梅氏的文学成就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