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舟泊泰兴怀胡丈

小港绕垂杨,秋风一枕凉。
病魔牢不去,客思渺难忘。
淮水蘋花远,荒城夜杵长。
此翁归去也,明月两相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舟泊泰兴怀胡丈》是清代诗人许传霈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被后人广泛传诵,并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许传霈
  • 基本信息:许传霈(1844-1896),字子醴,号竹雨、慕园,上虞人,正绶(1795-1861)子。他是一位工篆隶二体书,为世所珍的学者,性格至孝。在光绪十九年(1893),许传霈移家海宁,并在二十二年(1896)佐修州志,但未及半而因病卒。
  • 文学成就: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作在艺术表现上尤为出色。《中秋舟泊泰兴怀胡丈》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的文学造诣和深沉的情感。
  1.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许传霈曾移家海宁,并在佐修州志期间因疾病突然去世,这段经历在他的诗歌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经历不仅影响了他的创作灵感,还深刻地映射出当时社会的状况与个人的心境。
  • 时代背景:诗作创作于清末民初,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局势紧张。这种历史背景为许传霈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情感寄托。
  1. 作品原文
  • 原文:小港绕垂杨,秋风一枕凉。病魔牢不去,客思渺难忘。淮水蘋花远,荒城夜杵长。此翁归去也,明月两相望。
  • 注释与翻译:《中秋舟泊泰兴怀胡丈》的原文如下:小港绕垂杨,秋风一枕凉。病魔牢不去,客思渺难忘。淮水蘋花远,荒城夜杵长。
  • 鉴赏:这首诗语言平实却感情丰富,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对故乡、亲友和岁月变迁的深深感慨。其中,“此翁归去也”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无奈,也流露出一丝期待和不舍。

《中秋舟泊泰兴怀胡丈》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时光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能了解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