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林七贤分得王戎

阿戎清赏比浑优,鉴识人伦本隽流。
树在道边知苦李,利收水碓执牙筹。
论谈元妙留侯契,舒卷随时伯玉俦。
太息黄垆稽阮去,山河邈矣竹林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竹林七贤分得王戎”是清代诗人许传霈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竹林七贤中王戎的描绘,展示了其清赏之雅与识人之明。以下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许传霈,清代诗人,他的生活背景和创作环境为理解其诗歌提供了重要线索。许传霈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这样的历史背景可能影响了他对竹林七贤等历史文化人物的理解和创作。

  2. 诗歌原文:阿戎清赏比浑优,鉴识人伦本隽流。树在道边知苦李,利收水碓执牙筹。论谈元妙留侯契,舒卷随时伯玉俦。太息黄垆稽阮去,山河邈矣竹林游。

  3. 诗意赏析

  • 清赏之雅:诗中的“阿戎清赏比浑优”,表达了对竹林七贤中王戎清赏之雅的赞美。王戎以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高洁的品性,被后人称颂不已。
  • 识人之明:“鉴识人伦本隽流”,说明王戎不仅具备高雅的审美情趣,还有深刻的人生洞察能力。他对人伦关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见识。
  • 自然景观:诗中的“树在道边知苦李,利收水碓执牙筹”,通过描绘竹林七贤的生活场景,展示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
  • 历史典故:“论谈元妙留侯契”,这里的留侯指的是张良,张良作为汉朝开国功臣,智谋过人,与王戎的交往反映了两位历史人物的相互影响和启迪。
  • 友情与志向:诗中的“太息黄垆稽阮去,山河邈矣竹林游”,表达了对过去与友人共同游历山林的怀念以及对遥远山河的感慨。

“咏竹林七贤分得王戎”不仅展现了竹林七贤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品位,还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观,传达了对古人高尚情操的赞赏。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创作的精品,也是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