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华严寺有名钟,作自赵宋祥符中。
勒四言铭闻人建,铸者为谁曰胡公。
胡公仕宋侍郎职,尝苦金严年不丰。
请宽苛政蠲丁税,诏书特下快民风。
自是乡贤惠桑梓,一乡庙食祀有功。
乃今人未明其故,漫加帝号齐尊崇。
香火年年连吴越,不独编氓祝婺东。
我来吴宁寻遗迹,有法轮碑峙岘峰。
先民已叹沈沦久,长对空山夕照红。
寺居城闉往来数,欲访钟铭追前踪。
几经烽火变迁后,铁石销磨金在镕。
此铜钟且无其器,遑云斑剥蚀苔封。
我闻汤盘与孔鼎,词存千古走蛟龙。
层楼猛簴今寂寞,黄钟大吕闻太空。
何必金刹考古制,欲与凫氏论旋虫。
高子幸非辩追蠡,蓄酒如池香味浓。
招我一笑莫停饮,绣佛场前列千钟。
我侪善学端有在,如木钟撞金木攻。
大小鸣由大小扣,发人清省备藐躬。
至法界寺访宋胡侍郎铸钟香亭留饮
介绍
《至法界寺访宋胡侍郎铸钟香亭留饮》是清代诗人许传霈的一首诗歌作品,全文如下:古华严寺有名钟,作自赵宋祥符中。勒四言铭闻人建,铸者为谁曰胡公。这首诗歌不仅描绘了华严寺著名的大钟,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和感慨。
诗的开篇就提到了“古华严寺有名钟”,这句话引出了诗歌的核心话题——即华严寺的大钟。华严寺是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其大钟不仅是该寺庙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的瑰宝。这首诗通过描述这个历史遗迹,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痕迹。
“作自赵宋祥符中”一句,指出了这口大钟的制作年代。赵宋时期(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以宋朝皇帝赵氏的年号来命名,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高峰。诗中提到的“祥符中”,很可能是对赵宋时期一个特定年份的描述,这个年份与大钟的制造时间相吻合,使得整首诗的历史氛围更为浓厚。
在“勒四言铭闻人建”一句中,许传霈提到了用四言铭刻在大钟上的诗句,这种铭文是一种古代的记录方式,用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这种方式,作者不仅记录了自己对这口大钟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追求。
诗的结尾“铸者为谁曰胡公”,这里的“胡公”指的是胡公弼,一位曾担任宋朝侍郎官职的人物。他的事迹成为了这首诗歌的背景和主题,表明了这位官员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和影响。通过对胡公弼的记述,诗人许传霈表达了对他的敬意以及对那个时代政治状况的关注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华严寺大钟的描绘,以及对其背后历史背景的叙述,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社会的关注。这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一种反思和纪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知识,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