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北书传一雁过,年华每自惜蹉跎。
尘埃袍草功名薄,风雨槐花涕泪多。
已是言愁推卫玠,那逢荐士有常何。
剧怜都讲谈经处,岁月相思发浩歌。
得王栗臣孝廉札奉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得王栗臣孝廉札奉寄》是清代诗人梁玉绳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北雁过、年华蹉跎、尘袍草薄等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于岁月、功名和人情世故的深沉感慨,体现了其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梁玉绳的生平及其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梁玉绳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生活在一个文风兴盛的时代,不仅精通诗词,更涉猎广泛,有深厚的学问功底。作为一位学者型的诗人,梁玉绳的诗作常常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得王栗臣孝廉札奉寄》一诗,以其精炼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梁玉绳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的“燕北书传一雁过”不仅勾勒出一幅北方边塞的壮阔画面,也暗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年华每自惜蹉跎”则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功业未成的无奈与哀伤。
在诗歌鉴赏方面,梁玉绳的诗作常被置于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中进行解读。例如,“尘埃袍草功名薄,风雨槐花涕泪多”,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人物的生活状态,更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文人的命运多舛和内心的悲凉。
通过对《得王栗臣孝廉札奉寄》及其背后历史文化的分析,可以发现梁玉绳的诗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审美享受,更是一扇了解清代文化与历史的重要窗口。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人们不仅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也能从中领悟到更为深远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