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萧莲卿女史

旧闻林子语,空谷有婵娟。
犹带看花眼,来吟咏絮篇。
赏心能有几?
觌面竟无缘!
悟得生公法,毋为色相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萧莲卿女史》是一首清代许南英的五言律诗,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刻感悟,还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许南英(1855~1917),字子蕴,号窥园主人、留发头陀等,是清末台湾的一位著名文人。他早年成立「闻学舍」,以教书为业,并曾应广储东里林家之聘为塾师,后来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登进士第,钦点主事,签分兵部车驾司加员外郎衔。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也为他的作品增添了不少色彩。
  1. 诗歌原文
    旧闻林子语,空谷有婵娟。犹带看花眼,来吟咏絮篇。赏心能有几?觌面竟无缘!悟得生公法,毋为色相牵。

  2.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赠萧莲卿女史》以其深邃的意境和隽永的寓意,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诗中“空谷有婵娟”一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宁静美景,而“赏心能有几?觌面竟无缘”则透露出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哲理思考。
  • 语言精炼:许南英的诗作语言精炼,用词考究。如“淡江”、“空谷”、“婵娟”等意象的运用,既富有画面感,又富含诗意。特别是“赏心能有几?觌面竟无缘!”这两句,简洁而富有哲理,让人不禁沉思。
  1. 文化价值
  • 传承文化:作为清末的文学作品,《赠萧莲卿女史》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对于研究清末文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诗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观念,对后世文学创作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赠萧莲卿女史》不仅是许南英个人的文学成就的体现,更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探索和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历史、感受人文情怀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