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园席上和梦盦

别筵复为一天赊,秋士当筵奏铁琶。
君似有人传彩笔,天犹厄我滞乌纱。
腼然面目羞明镜,仓卒行踪逐远槎。
强欲成诗浑未就,酒酣耳热眼生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也是园席上和梦盦》是一首由诗人许南英在1890年所作,反映了作者当时在甲午战争期间的心境与情感。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许南英,字蕴白,号窥园主人等,祖籍揭阳,出生于台湾府城(今台南市)。其一生经历了清朝的末年以及近代的历史变迁,从科举出身至为官十余载,最后客死他乡。
  1. 诗歌原文
  • 别筵复为一天赊,秋士当筵奏铁琶。
  • 君似有人传綵笔,天犹厄我滞乌纱。
  • 腼然面目羞明镜,仓卒行踪逐远槎。
  1. 诗歌解析
  • 别筵复为一天赊:表达了诗人对宴会的期待,但因为战乱而不得不延期,反映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 秋士当筵奏铁琶:铁琶即铁板琴,此处用以形容秋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绪相映成趣。
  • 君似有人传綵笔:暗示着离别之时,有人传递消息、传递希望或祝福。
  • 天犹厄我滞乌纱: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和对命运的感慨。
  • 腼然面目羞明镜:描绘了诗人因羞涩或其他原因而不愿面对自己的情景。
  • 仓卒行踪逐远槎:形容诗人匆忙中追随友人的踪迹,反映了一种急迫的心情。
  1. 诗歌背景:《也是园席上和梦盦》创作于甲午战争期间,诗人身处乱世之中,目睹国家的动荡不安。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送别仪式上所作,诗中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蕴含着诗人个人对前途的忧虑与迷茫。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以及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

  2.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 采用了传统诗歌的韵律形式,体现了古典诗歌的魅力。
  • 融入了一些象征和比喻,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

《也是园席上和梦盦》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许南英的个人经历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