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作赋,怅美人迟暮!枨触乡心如乱絮。过拉武汉外,笔底沙边。问碑碣,累累草缠荒墓!
予心悲逝者,为甚勾留?何故栖迟不归去?且待过青春,作计还乡,吟杜句,故人梓里!应准备击钵催诗,海南香微熏炷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登楼作赋,怅美人迟暮!枨触乡心如乱絮。过拉武汉外,笔底沙边。问碑碣,累累草缠荒墓!
予心悲逝者,为甚勾留?何故栖迟不归去?且待过青春,作计还乡,吟杜句,故人梓里!应准备击钵催诗,海南香微熏炷炷?
《洞仙歌·过日里棉兰福建义冢》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景,下片抒写了词人凄凉的心境。全词以“秋”字为中心,抒发了作者对故国沦丧、山河破碎的悲痛和忧愤之情。
原文如下:
洞仙歌·过日里棉兰福建义冢
丙辰中秋,寓吴山观月,且赏菊
照野弥弥浅露,欹河汉无声转,赛裳点点灯花碎。
天教心期似我长,可奈事情隔阻,唯许醉中得见月。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北风吹起,江边上楼处,望断斜阳衰草。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归,把酒送、寒鸦去。
我思君处,正芳草连天,飞雪无边。
这首词是辛稼轩在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冬到二十九年(1159)间任福建提点刑狱时所作。当时金军大举南侵,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人借咏叹中秋之夜的美景来暗讽南宋朝廷苟安求和,以致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