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丁若亭可以栖书斋兼赠卯君秀才

箬水可栖迟,秋高月满帷。
谈经服子慎,好客郑当时。
我亦曾相过,心常系所思。
若论羲与献,那得外人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丁若亭可以栖书斋兼赠卯君秀才》是清代诗人清恒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高月明、箬水环绕的宁静景象。诗中的“秋高月满帷”和“谈经服子慎,好客郑当时”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友情的重视。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
  • 箬水可栖迟,秋高月满帷。
  • 谈经服子慎,好客郑当时。
  • 我亦曾相过,心常系所思。
  1. 诗意解析
  • 箬水可栖迟:箬水的清凉与宁静,让人能够在这里长久逗留。
  • 秋高月满帷:秋天的天空高远,月光洒满窗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 谈经服子慎,好客郑当时:这里的“谈经”指的是学者们讨论学问的场景,而“服子慎”和“好客郑当时”则分别体现了主人的热情与谦逊。
  • 我亦曾相过,心常系所思: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来访或交谈的经历,心中始终牵挂着那些美好的时刻。
  1. 文化背景
  • 清恒生活在清朝中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受到宋词的影响,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文化内涵的探讨。
  • 《过丁若亭可以栖书斋兼赠卯君秀才》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反映了作者对于知识和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过丁若亭可以栖书斋兼赠卯君秀才》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和哲学的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