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松阴径转微,探奇客至款荆扉。
泉声入户晴犹急,峦翠如烟湿不飞。
妙语欲争山影秀,钝根恐落箭锋机。
相期再过披云室,宝镜光寒薜荔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十里松阴径转微,探奇客至款荆扉。
泉声入户晴犹急,峦翠如烟湿不飞。
妙语欲争山影秀,钝根恐落箭锋机。
相期再过披云室,宝镜光寒薜荔衣。
《朱研庵司马过访山中》是清代诗人清恒所作的一首古风诗,其全文如下:
十里松阴径转微,探奇客至款荆扉。
泉声入户晴犹急,峦翠如烟湿不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客在山中偶遇的情景。诗的开头“十里松阴径转微”,形容山路两旁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树,小路弯弯曲曲地延伸着,给人一种幽静深远的感觉。接下来“探奇客至款荆扉”表明有一位游客因好奇心驱使而来访,他轻推门扉进入,这两句通过动作和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亲切的氛围。
“泉声入户晴犹急,峦翠如烟湿不飞。”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的自然景观。泉水声声入耳,即使天气晴朗时也是如此急促,而群山则仿佛被薄雾笼罩,显得朦胧而不可见。这种描写不仅表现了山中景色的清新和宁静,也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最后两句“妙语欲争山影秀,钝根恐落箭锋机。”则是说游客的赞叹之声与山景的美丽相映成趣,但自己却因为根基不够坚实,可能无法完全欣赏到这份美丽。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朱研庵司马过访山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