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船遇长沙曹刑部赠诗

昨舍故人归山庵,路逢曹子披尘函。
欲浇江水泻智慧,一雨飘落舟中岚。
手持贤兄好文字,辨章学术穷其探。
湔除回穴启真秘,使我有舌不敢参。
论仁特采东塾说,薪火何止传湘潭。
菊坡精舍别来久,梦中杨柳空鬖鬖。
大师不再下元学,妖狐昼出言二三。
后生少年嗜鬼怪,经义新说青于蓝。
本心已昧非可惧,乱流既甚谁能戡。
我惟造圣只一轨,不到真处皆空谈。
李固可冤季长谄,弥远不罪西山贪。
时危致君竟无术,便有书论徒面惭。
千年耿耿挂心目,自恨霜泺旋羸骖。
江山大好正堪隐,谁与百战湘人男。
时平豪杰不足数,勖哉吾子视所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船遇长沙曹刑部赠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原文内容
  • 开头:昨日舍故人归山庵,路逢曹子披尘函,描述了作者在一条江船上遇到了一位名叫曹的官员,他携带着一封尘封的信函。
  1. 主题思想
  • 文学价值:《江船遇长沙曹刑部赠诗》展现了清代文人间的交往与赠答,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情趣与学术追求。
  • 哲学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学问的追求不止步于形式,而是深入到智慧和真知的探索中。
  1. 历史背景
  • 创作时间: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也是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期。
  • 作者经历:梁鼎芬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清代文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其个人的情感和对时代的看法,而《江船遇长沙曹刑部赠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对《江船遇长沙曹刑部赠诗》的介绍,可以发现,无论是从诗歌本身的内容、形式,还是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都显示出了该作品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