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琴过松风堂

草木秋深变,河山醉后非。
浮云直北断,独雁向南飞。
雨气沈沧海,潮声裂石扉。
自弹《水仙操》,松翠湿人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携琴过松风堂’是一首由清代诗人许赓皞创作的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下面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草木秋深变,河山醉后非。
    浮云直北断,独雁向南飞。
    雨气沈沧海,潮声裂石扉。

  2. 诗歌解析

  • 草木秋深变: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草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细微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 河山醉后非:通过“醉后”这一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山河的感慨,同时也暗喻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不安定。
  • 浮云直北断:用“直北”和“断”来描述浮云的运动轨迹,象征着变幻莫测的命运和不可预测的未来。
  • 独雁向南飞:描述了孤独的雁南飞的情景,象征着诗人自己的孤独与漂泊。
  • 雨气沈沧海,潮声裂石扉:这里通过“沉”和“裂”来形容雨气和潮声带来的巨大影响,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诗人内心的震撼。
  1. 创作背景
  • 许赓皞的生平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在晚年有感于世事沧桑和个人境遇的转变,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1. 诗词鉴赏
  • 《携琴过松风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感悟。

‘携琴过松风堂’作为一首反映个人心绪和时代风貌的诗作,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也在文化传承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